從資訊業到葡萄酒:一段關於生活、品味與創業的旅程
當別人眼中的「成功」是穩定的資訊業職涯時,Emma 卻在一次歐洲旅行裡,看到另一種生活的可能。那時,她與先生一路從義大利到法國,發現當地人喝酒的方式與自己熟悉的應酬文化截然不同:輕鬆、自在、帶著生活的溫度。這份感動,成了她轉身投入葡萄酒事業的契機。
轉折:從數字到風味
在資訊業的歲月裡,日子是專案、數字與效率。但她心裡卻總覺得缺了什麼。開始接觸葡萄酒後,她想:「葡萄酒真的是這樣喝嗎?」於是她決定行動: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品酒,甚至在攻讀 EMBA 的同時,逐步醞釀轉型的念頭。
旅行歸來後,她向先生提出辭職的想法,得到支持,從家裡的小小電商起步,靠著資訊背景自建網站、寫程式、推廣品牌。
最初穿著睡衣在家處理訂單,後來搬進共享空間,再到與朋友合租,最後終於開出屬於自己的店,創業之路一步步從嘗試走向堅定。
九年的變化:葡萄酒的角色
她常說,九年前大家談葡萄酒,多半聚焦在「級數、品牌、價位」;而如今,更多人開始追求「日常感」與「自己喜歡的味道」。
葡萄酒不再只是節慶或應酬的象徵,而是可以隨時陪伴生活的療癒飲品。就像音樂或藝術,不必懂得專業知識,也能單純欣賞它帶來的感受。
葡萄酒 × 文化 × 生活
在品牌經營中,她不只賣酒,更希望傳遞「欣賞」的態度,於是,她舉辦各式活動:爵士樂與葡萄酒的夜晚、與花藝或餐會的跨界合作,讓人們在喝酒的同時,也打開對美學與文化的感知。
她的靈感來自法國的一間酒窖,前場提供品酒,後場販售酒款,某個夜晚,一場小提琴與鋼琴的表演點滿蠟燭,觀眾邊喝酒邊笑談。
雖然聽不懂語言,但她被那份氛圍深深感染,並暗自許下心願:「如果有一天我開店,也要讓人們在酒杯中學會欣賞世界的美好。」
選酒哲學:自然、真實、尊重土地
在眾多酒款中,她逐漸確立了自己的理念:「既然要喝,我希望它至少對環境是好的。」
於是她傾向選擇自然派、有機、生物動力法釀造的酒款,不追求絕對完美,而是欣賞其天然風貌,就像削開的蘋果會氧化變色,酒的變化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創業帶來的收穫
創業的過程,是一場自我認識與挑戰的旅程,從資訊業的穩定到葡萄酒的未知,她學會了面對不確定,也更加重視團隊、健康與生活平衡。
今天的她,不再追求用昂貴酒款來慶祝重大時刻,而是將每一天都視為值得慶祝的「奇蹟」:能睜眼迎接新的一天,能與愛的人分享一杯酒,本身就是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