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82

對生活疲乏低潮時,
五個幫自己充電的方式!

嘗試 /創作 / 玩樂

在今天的節目開始之前,一樣先閱讀一位聽眾的留言:

最近台灣疫情嚴峻,我想大部份的人應該都待在家吧,很多人也開始遠端工作,

另外也要來分享最近與 Mixerbox 合作的訂閱計劃上線囉!就像我的節目敘述一樣,我覺得咖啡沙龍以另一種形式圓了我想開咖啡廳聽各式各樣人生故事的夢,我開的聲音咖啡廳,將這些人的故事用一杯咖啡的時間收錄下來。

現在我也想邀請你光臨這間咖啡廳支持我們在做的事,可以點選節目資訊欄中的連結進到訂閱方案的頁面,我們提供的品項有每月 99 元的美式濃縮、每月 299 的經典美式與每月799的馥郁拿鐵三種方案,除了可以獲得咖啡沙龍第一手資訊外,我也會透過電子報的形式分享斜槓養成、獲利、生活風格培養與近期閱讀導讀的相關內容,還有定期的線上或線下聚會,讓你除了聽故事外,也能獲得更實質的回饋與實際落實在生活中,每個方案的內容有些許差異,可以點選資訊欄中的連結了解更多!

現在首波 20 位訂閱者可以獲得我的手寫卡片感謝,

同時也會抽出三位與我對談 20 分,為你選書寄送到你手中!期待你的參與,也謝謝你的光臨!

開啟不一樣的生活型態,隨著節目要邁向一百集的里程碑,也代表節目即將滿兩年了~

如果要我為這段時間下關鍵字的話,我想就是:嘗試、創作、玩樂這三個字吧!

其實過程也並非一路順遂,還是有很多自我懷疑、不自信、不確定感、創作能量低落的時候,

我相信經歷疫情這一年,不論你是否為創作者,應該都有類似的感受。

其實從年初開始就一直在構想,未來可以提供什麼更多元的內容或可以協助大家的服務給聽眾,讓收聽的各位可以得到更實質的回饋,也因為最近有增加一些新聽眾,我也想要透過這集讓不管是老聽眾還是新聽眾都能更了解節目內容,今天的音頻也會節錄之前在其他節目的專訪內容,透過與主持人的互動讓大更認識我,也會公布近期推出的新服務~

前年底正式離開任職的科技公司後,我開始著手申請海外的藝術學院,其實本來的規劃是要在去年出發的,在一切準備就緒要入學時,因為疫情關係就先暫緩了這項計畫,本來是想在找一份全職工作,但衡量自己當時的狀態,不確定自己什麼時候會出國,而我大學畢業後跟大多數人一樣,直接無縫接軌正職工作,當時也沒給自己太多休閒及探索的時間,靈機一動就想,不如把離職等待出國的這段時間,當成是自己的 Gap year,用這一年來試試自己一直以來都想嘗試的工作與事情,而開始經營「一人工作室」也有了「自由工作者」這樣的身份。

後來我也發現,在轉職、轉換生活型態的過程中,自己想要的生活是怎麼樣?其實做這個決定時,我已經經營了大約半年的Podcast,也從菜鳥主持人漸漸掌握一些主持節奏與訣竅,同時也訪談了一些過著與我當時生活型態很不同的人,讓我發現原來「生活是可以自己創造的」也才開啟了我對於 Gap year 的想法。

當時有這個想法時,其實心中也會焦慮,畢竟習慣了領穩定薪水的生活,很習慣時間一到戶頭就會有一筆不錯薪水入帳的感覺哈,但可能也是因為生性樂觀加上當時有一筆存款,覺得可以試試看這樣的生活型態就開始了,或許有人覺得這樣的決定太匆促或衝動,但再來一次的話,我還是會做一樣的選擇。

開始自由工作者後,有幸透過朋友介紹一些有趣的案子,也曾自己提案給當時有興趣的廠商提出合作需求,簡單回顧這一年,除了持續經營 Podcast 訪談不同領域的人外,年初時協助甜點品牌視覺規劃,從品牌設計到實體空間設計,也協助個人工作室與實體店家做視覺規劃、品牌網頁規劃,也因為另一個身份是 Podcaster 的關係,開設了 Podcast 工作坊、舉辦了紅酒繪畫香氛實體講座、成為 Tedx 斜槓主題的分享者、上了FM廣播節目、還意外上電視通告(笑

也因為越來越多人詢問如何製作 podcast 而製作了一系列的 Podcast 免費教學 Youtube 影片、因緣際會下也協助朋友在台北的青年旅社 Star Hostel 中打造了一間錄音室,協助他們空間佈置與規劃,回顧離職的這一年,很充實也充滿樂趣,至於大多數人會好奇的是自由工作者的薪水穩定嗎?

若對比以往每月都會有固定薪水入帳的狀況,自由工作靠案酬,每月薪資不穩定是真真實實的事實,但其實後來我轉念一想,把時間拉長來看,以一年計算的話,其實與上班族年薪是相去不遠的。

而不穩定的原因在:以往是每月固定金額的薪水,自由工作則是相對彈性,有時可能一個月的案酬是上班族兩個月的薪水,也有時可能只有半個月的薪水,所以如何妥善分配自己的財務狀況,反而是我學到最多的。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看過「一人公司」這本書,其實自由工作就很像個人創業,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也要理解到自己的風險承擔能力,像是如果連續三個月都沒有案子又或是遇到像疫情這樣不可控的時候,是否有能力承擔呢?

所以我並不覺得自由工作適合每個人,就像創業也不見得適合每個人一樣,在做這些決定時,最重要的就是先認識自己還有衡量自身的條件與狀況後再決定,這也就扣回了我的音頻內容,有職人、創業也有斜槓的人,就是像透過他們的故事跟大家說:人生不是單選題,其實拋開一些舊有信念或框架,你也可以開始創造喜歡的生活,從來不鼓勵大家在沒確認好自身狀況時,斷然放棄現有的工作,取得代之的是一起協助他們在既有的狀態下,為自己開創新的可能。

誤打誤撞成為自由工作者,一直到了現在,我發現原來「山不轉人轉」這句話是真的,一直以來出國唸書這件事,都在我的人生清單中,後來我漸漸發現好像宇宙以另一種方式讓我上了藝術課,或許我不是在教室裡聽老師上課,但透過一人工作室的型態,我體驗了不一樣的生活,真正的把喜歡的事物落實到工作與生活上,儘管中間有過計劃被打斷後,非常混亂與徬徨的時刻,但現在回頭看都覺得走過的每條路都是有意義的。

另外一個有趣的插曲是,從製作節目以來漸漸的有聽眾迴響、寄信給我,敘述他們目前遇到的生活、職涯轉換、自媒體創作議題後,我也發現找不到興趣、想為生活做點改變但不知道怎麼開始的人很多,而我也走過這段路,同時透過了將近一百人的訪談中,梳理了許多他們的興趣挖掘與自我探索的心法,開創下班後的第二人生與獲利模式,打造適合自己的事業與生活時。

當時的我想,除了聽眾外其實身邊的朋友也有類似的想法,不然來做一個實驗計畫好了,就像人家說開創新事業時會有一個「MVP 最小可行性產品」一樣,這個產品跟計畫可能有點陽春,但可以隨著使用者的反饋一步步修正,所以我開始我協助這些找上我的朋友們,剛開始是先透過聊天諮詢的方式,先理解對方的需求,並提供具體的行動方案,半年過去後,看到他們的生活都有了不一樣的改變時,對我來說也是很大的動力與鼓勵,不論是協助朋友運用鑽研已久的興趣獲利或是開啟新的創作管道等等,這邊也可以分享一個案例給大家:

實驗計畫的其中一位參與者 Angela,她從事會計工作多年後,決定開始培養自己一直以來都喜歡的第二專長:烘培。雖然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對烘焙有很大的熱情,但實際販賣甜點後,發現日復一日做重複的事,並不適合自己,也開始想探索更多可能,經過每個月一次的諮詢與行動規劃後,我們一步步的找出與釐清他的熱情與想運用熱情完成的事,才發現原來他真正想要的目標是甜點教學,接下來不論是課程準備上或相關進修,也發現她找回最初的熱情,並且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幾個很棒的教學機會!

嘗試實驗計畫的這年,我也發現不定期的講座或許能帶來靈感與想法,但少了階段性的一對一深度交流、生活設計及目標計畫,不容易真正的改變生活,所以我們希望藉由階段性的一對一深度交流、職人對談、生活設計及目標規劃、實體與線上體驗及社群互動,帶來實質的改變,

    專案中將著重生活風格設計與體驗,陪伴你一起探索自我與生活,在這半年間你將會獲得專屬你的創作指南、將創意視覺化與想法落實的具體執行計畫、為你挑選的獨特生活選物與書籍、你更喜歡的生活與自己!

我們期待能透過三個步驟開始創造喜歡的生活:

一、發現生活難題

二、尋找解決方案

三、開啟你的具體行動方案並定期回顧

在這個專案裡沒有固定的課程設計,因為我認為每個人的生活都是獨一無二的,若你覺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都過著自己不太喜歡的生活卻無力改變的話,專案的目的就是要協助你,透過在日常生活中每天做一點改變,達成自己想完成的事、想做出的改變,一步步建構適合自己的工作與生活。

最後我想分享一段諮詢過的朋友給我的回饋,

讓我很感動同時也激勵了自己,

他提到:

感謝妳今天播空與我面談,我從今年初開始就在搜尋有關興趣探索這方面的事情,

就像我說的,我發現在別人詢問我對什麼有興趣、或我是否有熱衷於什麼事物時,

腦中會一片空白,我想不出我有任何值得我提出來與別人分享的興趣與熱衷事物。

甚至我也是直到最近才知道,以往自我介紹時說的那些興趣,其他都只是休閒,因為我並不能從中獲得成就感,都是看過聽過就過了,什麼也無法留下。

我試過參加一些群組,例如讀書會、遊戲攻略組、戲劇分享、手作群等等,

但這些群組又都偏向於基本上已經有一些基礎,只是來分享跟聊天…(且一群幾十人幾百人的群組,通常只有個位數元老在出聲音…

今天透過與您的面談,我對自己的探索方向稍微又有了點概念,網路上搜尋的再多、腦海裡想的再多,都對現在的我沒有太大的幫助,果然還是得先踏出腳步行動起來!謝謝妳!

曾經我也跟他經歷類似的狀況,不知道拿掉名片的自己是誰,

想了很多,越想越迷惘也越失去方向,但後來我發現原來行動才是最重要的,在行動的過程中不斷調整也才會漸漸發現自己的方向,行動後才能慢慢向內探索,認識自己並且成為自己,這是一個不間斷的旅程,我也期待能與你一起前進!

現在也有開放免費的半小時諮詢服務,如果你對於這個專案、興趣探索、斜槓養成與獲利心法有興趣的話,可以點選節目敘述中的連結填寫表單與我線上聊聊,也可以到喬西咖啡沙龍的官網看看這個新計畫!

有任何對節目的回饋也歡迎留言或到我的 Instagram imchelseacom 跟我聊聊

我們下週見囉!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