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與旅遊的新結合:樂天 Kobo 與訂閱制旅遊平台的探索
在炎熱的夏日,一場特殊的「閱讀旅行」討論在聲音咖啡廳展開。
本次節目邀請到樂天 Kobo 台灣本部長 Julian,以及HafH日本訂閱制旅遊平台的台灣負責人眼花,共同分享電子書與旅遊的創新結合,以及兩個產業在台灣市場的發展經驗。
電子書在台灣的起步與發展
Julian 分享,他在加入 Kobo 前的背景主要是行銷與科技業,曾經在博客來銷售3C產品,對出版業並無經驗。Kobo 是他第一次真正銷售書籍的機會。他認為,自己的零到一經驗(將新事物從無到有推進)成為了在 Kobo 的關鍵優勢。
Kobo 於 2016 年進入台灣市場時,電子書仍屬新興產業。當時台灣出版業產值下降,市場對電子書抱持觀望態度,普遍擔心盜版問題與市場規模。然而,Kobo 透過引進國際標準的 ePub 格式,提供優質閱讀體驗,並積極說服出版社上架更多書籍,以增加產品量。行銷策略上,他們甚至為特定書籍(如川普的書籍中文版)投入大量資金,藉此向出版社展示電子書市場的潛力。
疫情的到來進一步加速了電子書的普及,零接觸的特性以及居家時間的增加,使得電子書成為很多人的首選閱讀方式,也讓台灣的電子書市場得以爆發性成長。
旅遊訂閱制平台的創新模式
眼花則分享了訂閱制旅遊平台的運作模式:使用者綁定信用卡後,每月獲得平台代幣,可用於訂房。平台提供均一價服務,即使在旺季,也能保證價格穩定,減少使用者比價時間與心智負擔。
她觀察到,疫情後台灣旅遊習慣改變,人們更願意嘗試獨自旅行(solo travel)。過去的旅遊多為家庭或雙人出行,但數據顯示,個人旅行需求存在市場空白。透過訂閱制平台,不僅簡化了規劃流程,也提供了心靈上的自由與解放。
旅行中的閱讀體驗
對於旅行時的閱讀選擇,Julian 強調電子書的重要性:傳統紙本書籍攜帶不便,尤其是長途飛行中,很難隨時切換想讀的書籍;而電子書則可以攜帶多本書,充分利用飛行時間。他分享自己曾在從台北飛加拿大的 15 小時半飛行中,透過 Kobo 閱讀器完成一整套漫畫,體驗到電子書在旅遊中的便利與效率。
此外,Kobo 的電子紙閱讀器具備防水功能,也吸引部分戶外愛好者在特殊場景中使用,讓閱讀成為旅行的一部分,而非單純娛樂或休閒。
市場挑戰與行銷策略
Julian 指出,Kobo 在台灣初期面臨市場教育的挑戰:很多人對電子書已有不佳印象,必須重新建立信任。
Kobo 的策略是提供高品質的閱讀體驗,增加書籍品項,並配合行銷活動吸引目標族群,逐步培養台灣讀者的電子書習慣。
眼花則補充,訂閱制旅遊的成功,也需結合市場教育與行銷策略,平台透過會員制度與點數消耗機制,引導使用者逐步建立獨旅習慣,形成長期客群。
電子書與訂閱制旅遊的結合,展示了科技與生活方式的創新應用。在台灣市場,Kobo 與旅遊平台都經歷了從市場教育到成長爆發的過程。對於熱愛閱讀與旅行的現代人來說,這種「閱讀旅行」體驗,不僅提升了旅行品質,也提供了時間管理與心智自由的可能。